会议现场
【本站讯】 7月22-23日,学校召开2013年本科教学工作会,校长山红红、党委副书记王勇、副校长刘华东,各院部本科教学院长、教学系主任、实验中心主任、教学办公室负责人以及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参加会议。
学校领导干部换届后,一大批新的教学院长、系主任、实验中心主任等走上教学管理工作岗位。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明确学校本科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整体思路,有效落实人才培养改革的新理念和新举措,不断推进本科教学内涵式发展。会议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参与面广,共有学校领导、院系和相关职能部处100余人参加;二是内容丰富,会议组织了10个专题报告,4个分组讨论,内容涉及本科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三是高效务实,既是一次教学研讨会,更是一次工作培训会,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今后本科教学工作的重点和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山红红结合当前学校发展面临的内外形势,对教学管理工作者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加强学习研究,了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经验与改革举措,把握学校发展的阶段特征和总体目标,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二是要做好工作落实,认真领会学校本科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的基本内涵和核心思想,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改革工作,确保本科教学工作成效;三是要认真履职尽责,做好本科教学工作的服务者,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强化服务,善于管理;四是要勇于改革创新,做教学改革的先行者,既要身体力行,潜心教学,又要具备前瞻意识,勇于改革探索。
王勇作“提升四种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专题报告,阐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分析了学生、师资、管理、设备等办学基本要素,介绍了学校发展的基本阶段,总结了学校办学的基本经验。指出,做好创新性人才培养工作,一是要不断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及时总结经验,加强理论研究,提升管理工作水平;二是要转变教育理念,通过实施通识教育、加强实践教育和第二课堂等途径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三是要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加强创新实践中心建设、搭建学术科技交流平台等,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四是要全力以赴,通过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实施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的全程全员指导等工作,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就业竞争能力。
刘华东作“构建‘三三三’本科培养体系,实施‘一二三’工作策略,推进本科教育迈向更高目标”的专题报告。“一二三”策略的基本内涵为:“一”是贯穿一条主线,即“三三三”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由办学定位的“三型”、培养目标的“三化”和教学模式的“三性”组成;“二”是坚持 “两个两手抓”,一手抓教学基本建设与教学基本环节、一手抓教学改革与教学成果,一手抓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的更新、一手抓目标落实与措施跟进;“三”是实现三个转变,从以定性评价为主向以定量评价为主转变、从以自我评价为主向以外部评价为主转变、从以目标评价为主向以过程评价为主转变。指出,目前学校仍存在本科教育中心地位不突出、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教学改革成效不理想、教师教学素养不全面、教学基本建设投入不足、教学管理联效性不够等方面的问题,各教学院部、职能部处应围绕学校的本科教育总体战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赵放辉主任在“从就业状况看人才培养”的报告中,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和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定位不准确、培养模式单一、专业设置不合理、知识更新慢等现象;介绍了当前我校就业结构的“3331”格局,即毕业生30%考研或出国,30%进入石油石化行业,30%服务地方企业,10%自主创业或自谋职业;还从专业设置、招生调控、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师教育等方面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建议。
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姚成郡主任在“加强教学评估,促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报告中,解读了教育部教学评估的有关政策,介绍了自我评估、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检测、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五位一体”的评估制度;提出了今后学校教学评估的基本思路,将从落实质量标准、开展专项评估、抓好关键控制点、把握状态数据、健全组织机制、完善制度规范等六个层面构建教学评估体系,形成评价、监督、引导和保障教学质量的评估制度,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教务处冯其红处长在“本科教学工作的认识与思考”的报告中,分析了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趋势,介绍了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点和思路:一是要通过落实新版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学业引导与支持计划”等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化、个性化和最大化发展;二是要通过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搭建多元化的教师发展平台、实施“青年教师教学素养提升计划”、促进高水平教师投入教学、推进考试改革等途径,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三是教学院长、系主任、教学秘书等要明确自身职责,做到全校上下统一思想、目标一致、形成合力,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文学院王新博教授作“如何开展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专题报告,阐释了基层教学组织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地位,指出当前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存在责权利不明晰、管理效率低、工作开展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等方面的问题。结合英语语言文学系的工作开展情况,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工作:一是找准学科定位,科学合理制定发展目标;二是以点带面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尊重人才培养规律,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四是强化学术梯队建设,营造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五是以学术引领学生,以学科发展愿景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何利民教授作“如何搞好专业建设”的专题报告,结合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实践经验,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基准,课程体系是专业内涵建设的灵魂,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实践基地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基础,质量评价体系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检验标准。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刘润华教授作“如何搞好课程建设”的专题报告,分析了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动向,结合电工电子学课程建设改革情况,提出应从四个方面加强课程建设:一是针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坚持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二是做好教材、课件和网站等教学资源建设;三是通过引进、培养与提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四是注重课程特色建设,扩大课程影响力。
理学院张亚萍副教授作“建设物理实验系列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专题报告,介绍了物理实验中心的发展历程、建设现状以及物理实验系列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情况,指出提升学生对基础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是前提,以创新理念统领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和系列课程建设是有力支撑,优化实验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引进先进实验设备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会议还进行了分组讨论,与会人员围绕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主要包括:有效落实新版培养方案,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和通识课程建设;优化引进人才结构,注重引进有工程背景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教授在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中的作用,注重增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保持责权利的匹配性;实现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地位等。
刘华东对会议进行总结,对与会人员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掌握学校关于本科教育的整体思路和基本策略,了解本学院本科教育方面的优势与问题,及时跟踪国内高校本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经验和目标,学习有关教学的关系和概念;二是要成为本科教育发展的引路人和指挥者,明确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的发展方向、阶段目标和实现路径,解决发展中的矛盾、问题和困难,团结和聚集人心和人才,为实现发展目标共同努力;三是要努力成为教育专家和教学管理专家,做到服务教学与引导教学、服务教师与引导教师、服务学生与引导学生、研究理论与提高工作、职责分明与紧密合作、强化管理与科学管理“六个结合”;四是要静心、安心、潜心做好本科教学管理工作,既要做好基础性、事务性工作,又要积极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工作,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