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落实“三三三”本科教育培养体系,加快本科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大境外优质教学资源引进力度,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国际理解与交流能力,学校定于每年夏季小学期举办“国际教育周”,“国际教育周”包含全英语国际课程、专题报告和国际交流营活动。现将“国际教育周”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内容设计
1.通识教育课程
学校组织各单位多途径邀请境外学者在“国际教育周”来校开设全英语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工程素养与技术类(工程、工程与社会、工程导论等)、科学精神与思维类(海洋环境、计算思维、宇宙的形成等)、人文艺术与哲学素养类(伦理思考、艺术与科学、世界音乐欣赏等)、管理科学与国际交流类(能源经济与能源政策、全球经济挑战、学术沟通能力等)、身心健康与职业发展类(心理学导论、心理学与生活、情绪管理等)。
2.专题报告
各学院开设专业前沿、工程案例等方面的专业类系列专题报告以及职业发展、人文素养等方面的通识教育类专题报告。
3.国际交流营
邀请境外学生与我校学生一起上课、开展课外学术活动(学术研讨、课题研究、野外实习等)、各种社会实践以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文化交流活动(历史文化、传统节日、生活习俗、民间艺术等)。
二、时间安排
1.国际教育周安排在夏季小学期第1周(6月30日-7月6日)。
2.通识教育课程选课时间:初步定于6月13日-6月25日,具体时间以选课通知为准。
3.专题报告时间安排见PU系统通知。
4.国际交流营报名时间:5月31日-6月4日。
三、学分认定及成绩记载
1.学分认定。将国际教育周课程纳入本科培养方案,2018级起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须取得1个国际教育学分。
(1)国际教育周期间,学生修读通识教育类课程,其所修学分参照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分;每门通识教育类课程设置为1学分(16学时);
(2)学生参与专题报告6次可获得1学分,其中本专业类或相近专业类(由学院指定)报告计入专业限选学分,其他专业类报告和通识教育类报告计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分;每次报告一般为2学时;
(3)参加国际交流营、境外访学项目,或赴境外参加2次及以上国际会议的学生,按1学分计入本专业要求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分。
2.成绩记载。根据国际教育周课程修读要求,学生自主选课,教师自行设计考核形式。课程考核结束,由指定教师进行成绩录入。专题报告、国际交流营的成绩记载采用两级计分制,获得学分的学生统一记为“通过”。通识教育类课程考核结束须存档相关教学资料;专题报告存档包括PU签到记录、成绩单。
四、其他要求
1.各院部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国际教育周”学生选课、国际交流营报名组织工作,各承办单位积极搭建全方位、多样性、个性化选择平台,营造多元和谐的国际文化氛围。
2.各院部负责国际教育周学分记载,同时做好专题报告学分认定、国际交流营成绩录入等工作。
教务处
2019年6月5日